一、过期糖果回收的分类:
麦芽糖又称糯米糖,它由小麦和糯米制成,香甜可口,营养丰富,具有健胃消食等功效,是老少皆宜的食品。在自然界中,麦芽糖主要存在于发芽的谷粒,特别是麦芽中,故得此名称。在淀粉转化酶的作用下,淀粉发生水解反应,生成的就是麦芽糖,它再发生水解反应,生成两分子萄葡糖。麦芽糖可以制成结晶体,用作甜味剂,但甜味只达到蔗糖的1/3。麦芽糖是一种廉价的营养食品,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。麦芽糖分子结构中有醛基,是具有还原性是一种还原糖。因此可以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,也可以与新制碱性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。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水解,生成两分子葡萄糖。
糖槭又叫枫糖,存在一种高大落叶乔木中——高达40米,径40一100cm,树龄可达500年。这种含糖的枫树和其它的枫树不一样,金秋的时候黄色一片,其它的枫树则是呈红色。树干中含大量淀粉,冬天成为蔗糖。天暖蔗糖变成香甜的树液。如在树上钻孔,树液便源源流出。树汁熬制成的糖叫枫糖或槭糖。枫糖含有丰富的矿物质、有机酸,热量比蔗糖、果糖、玉米糖等都低,但是它所含的钙、镁和有机酸成分却比其它糖类高很多,能补充营养不均衡的虚弱体质。枫糖的甜度没有蜂蜜高,糖分含量约为66%(蜂蜜含糖量约79%—81%﹐砂糖高达99.4%)。
粽子糖是最早的中式糖果之一。系主要采用蔗糖配之玫瑰花、饴糖、松子仁制成。其形状如间三角粽子形,故取名为粽子糖。粽子糖坚硬透明,有光泽,可以清晰地看到玫瑰花、松子仁均匀地散布在糖体内,犹如美丽的水晶石,食之甘润,芬芳、可口,有松仁和玫瑰的清香味道。因受气候影响,夏季不宜生产。
桂花糖选用油沾大米煎制蚀糖,以白糖桂花为心糖,火功适宜,上麻均匀,支条整齐。用来制作的桂花必须新鲜芬芳,待到桂花盛开,把鲜花从树上采下。再加白糖制密封,便成了作心糖的原料。桂花糖对桂花的选择十分严格,制作也十分考究。原名陬市“洋糖”,是陬市传统的季节性名特产品,古代就曾有民谣“桃源(指县城)的酒,陬市的糖,河伏的油条丈把长。”丈把长的油条纯属夸张,但桃源的名酒,陬市的“洋糖”却是名副其实的。
太妃糖(香港译为拖肥),由英文toffee音译而来,是一种西式糖果,用红糖或糖蜜和奶油做成的硬而难嚼的糖,制作方法是将糖蜜红糖煮至非常浓稠,然后用手或机器搅拌这种物质,直到糖块变得有光泽并能保持固态形状时为止,即成。
椰子糖采用海南岛的新鲜椰子原汁、麦芽糖、白砂糖、可可粉、牛奶,经过特别的科学方法精制而成,分为传统香脆椰子硬糖、椰子软糖、咖啡糖等品种,秉承了海南生产糖果的传统,香浓味美,口味纯正。它不仅保留了椰子的原味,味道香甜可口。椰子糖果的营养价值高。我国的中医认为,椰子糖味甜,性温,有生津、利水等功能。且椰叶含有的营养成分更多,如果糖、葡萄糖、蔗糖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维生素B、维生素C以及钙、磷、铁等微量元素及矿物质。
二、过期糖果回收之食用注意:
糖并不是导致疾病的罪魁祸首,根据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表明,糖的摄入量与肥胖的发生率没有直接关系,脂肪的摄入才与肥胖有密切关系,糖尿病与吃糖多少更没有关系,因为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的功能受损才引起的。吃糖与血脂升高也没有直接关系,应该说,影响血脂变化的主要膳食因素是饱和脂肪酸,蔗糖或果糖的摄入量很高时,才可能引起血脂升高,这是由于果糖在肝脏中的独特代谢途径所致,因此,在一般摄入量情况下,糖不引起血脂升高。 糖更非龋齿的始作俑者。众所周知,英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食糖人均消费量,但龋齿发生率却较低,相比之下,在食品店糖果消费量低的我国,龋齿发病率却很高。人们认为常吃糖容易导致龋齿,是因为糖长期存在于口腔中,可以成为引起龊齿的细菌培养基,如果吃完糖以后,采用漱口或其他办法及时清除口腔中的糖,就不会引起龋齿。